學禮儀,還有最佳年齡?
前不久我看到一名小鋼琴手在國外的舞臺上表演,她大約6歲左右,鋼琴已經(jīng)彈出了專業(yè)高難度,席間掌聲迭起,聽眾嘆為觀止。曲終,主持人請孩子坐到臺前,問了一些有趣的問題。不料孩子在不彈琴時的言行舉止讓人大跌眼鏡:只見她坐在凳子上探頭探腦,雙腳前蹬后踢,眼睛東張西望,基本不與主持者對視交流。漸漸地,聽眾的掌聲越來越稀,主持人充滿期待的眼神也越來越黯淡。一個成功小天才的精彩演出到底缺了點什么?
現(xiàn)在的小孩在這方面確實有一些問題,到了國外尤為明顯。近些年來,出國留學日趨低齡化,小留學生去國外,開始多多少少都有過被“歧視”的經(jīng)歷。我們的孩子不習慣把禮貌用語“謝謝”、“請”、“對不起”常掛在嘴邊,看到不如自己的同伴就會嘲諷、挖苦,也不會輕聲說話,這些在別的孩子看來是嚴重缺乏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最初并不愿意主動接近他們。早年間,我兒子在八歲半時就隨我們留學去了美國。有一天,我兒子放學后受罰,留在學校里寫檢查。原因是兒子見同學不理他,就拔出拳頭打了同學一下,心想我騷擾騷擾你,你總該理我了吧?可是人家不和他對打,望著他,離他遠遠的,這下更讓他沒招了。別的孩子為什么打不還手?因為他們從小就被家長和學校告知,要自我克制好情緒,要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后來我兒子的一些壞毛病慢慢改掉了,也可以說是被“孤獨”逼的。我問了周圍一些孩子的家長,他們說一般孩子出國后都會有三年的適應期。因此孩子出國前需要儲備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舉手投足間透出良好的修養(yǎng)以及懂得與人相處的正確方式。
一次我在杭州火車站等出租車,那天炎熱難當,而隊伍延綿幾百米,人群移動如蟻,因為常有“后來者居上”。一個多小時后,我總算快排到了頭,突然后面又擠過來一群人,兩個大媽帶著不是孫子就是外孫女等一幫人堂而皇之地插隊。我客氣地跟家長說,還是要回到原處排隊的,要培養(yǎng)孩子從小懂得先來后到的規(guī)則。不料兩個大媽對我瞪起眼睛,轉(zhuǎn)身大聲吆喝孩子“快走快走,不要睬她!”拽著孩子往前沖。當著孩子的面,我不好意思再教育大人,隊伍里的人大多也敢怒不敢言。這時一位威猛勇士站出來,說了聲“站住!”用粗壯的手臂擋住了這群人前行的去路。
最近我去了北歐,發(fā)現(xiàn)那里的幾個國家都挺安靜的,大人孩子說話聲音都很低,甚至連狗狗都不叫。我在當?shù)刈隹?,問那里的居民,為什么這里的狗都不叫,是不會叫嗎?有人告訴我,他們把狗從小當孩子訓練,告訴狗狗不能隨便亂叫,要安靜,除非有人闖進我家或有攻擊行為。難怪我看到路上遛狗的很多,見到生人也不叫。聽說一次有一只狗咬了人,人和狗都去了警察局,警察開口先問:“你是否有什么過激行為惹怒了狗?”這話聽起來有些荒唐。確實在那邊的人看來,狗是不會輕易傷人的,也是不會任意給公共空間帶來噪音的,這真讓我更新了一回眼界。
我走訪了芬蘭的一個家庭,與男女主人一起吃午飯,女主人烏爾麗卡擺上了拿手的烤三文魚、自制面包和色拉等。席間無意中聊起他們曾經(jīng)接待過來自于中國的外國語學校的初中生,孩子們在參觀了主人的生活環(huán)境后,圍著桌子剛坐下,每人立刻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機,開始做起了“低頭族”,吃一口,看一下手機,互相之間根本沒有任何交流,也不與主人說話,直到午餐結(jié)束。烏爾麗卡說,我想以后如果還有孩子來,是否要叫他們先交出手機再吃飯呢?她說這些孩子的英文很好,受到了很好的知識教育,可惜不會跟人打交道。有意思的是,幾天后,在我與另外一位接待了多年中國成功人士的芬蘭旅館老板佩卡聊起此事時,他笑著說:“哈哈,我已經(jīng)對這樣孩子的父母采取行動了。”佩卡喜歡帶著客人去他的林子、湖邊徒步或者釣魚,每次發(fā)現(xiàn)這些客人都只顧看手機或者用微信聊天。“這也太辱沒這里的好山好水了?!彼f,所以他強勢地要求每個人先關手機,再出發(fā)。
最近有人問起我西方禮儀課程信息,為了解確切信息,我在網(wǎng)上搜索了一下,發(fā)現(xiàn)在英國的網(wǎng)站上,兒童禮儀課程的信息遠遠勝過成人課程。一個以英王室為代表的禮儀之邦,似乎把孩子的禮儀教育看得很重。據(jù)說在19世紀中葉,英國意外出現(xiàn)了一本專講禮儀的書《卻士公爵的家書》,說的是公爵在外有一個私生子,他希望兒子將來能夠順利地進入英國上流社會。因為私生子不在身邊長大,他生怕兒子長大了不“上流”,于是偷偷地給兒子寫了無數(shù)封信,把英國上流社會的整套禮儀規(guī)則細細道來,讓心愛的兒子得到真?zhèn)?。后來,寶貝兒子把老頭子辛辛苦苦寫的家書出版公布于眾,讓本來秘而不宣的貴族禮儀不脛而走。其實是否是“私生子”是不會寫在臉上的,但你是不是有教養(yǎng)、是不是像紳士,人家從你的禮儀風范中是很容易做出判斷的。事實上,中國早有《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梁啟超家書》等,更說明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知道培養(yǎng)好的禮儀習慣應該從孩提時候就抓起。(財富中文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