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騙訪,是壓死黛妃的最后一根稻草嗎?
蘇牧野
BBC這樁公案,來龍去脈是這樣的:1995年,BBC著名節(jié)目《廣角鏡》播出了記者巴希爾與戴妃的一次專訪,在此之前英國王室成員從未如此公開討論王室生活,因此這被視作是BBC的一次重大獨家采訪。更關鍵的是戴妃在這次采訪中透露的信息,包括承認自己有外遇、稱查爾斯王子與卡米拉的婚外情讓她感到自己毫無存在價值、稱自己患上暴食癥且有自殘行為、稱查爾斯王子幕僚密謀對付她,等等。那句著名的“這段婚姻里有三個人,因此有點擠”,也出自這次采訪。
25年后,英國最高法院退休法官戴森勛爵的獨立調查顯示,記者巴希爾當年是向戴妃弟弟斯賓塞伯爵出具了一張偽造的銀行流水單,聲稱某報業(yè)集團向伯爵一名前雇員匯款,以此獲得了伯爵信任,最終通過伯爵獲得了對戴妃的采訪機會。
調查揭露了它的三重罪:首先,這次采訪機會是靠欺騙得來;其次,采訪播出后幾個月,就有英國媒體曝出那張偽造銀行單,時任BBC新聞總監(jiān)牽頭展開內部調查,但幾乎就像走過場,甚至沒有去聯系戴妃弟弟,草率地認定記者巴希爾和BBC都無過錯;第三,在那次采訪引發(fā)了英國媒體對王室生活的廣泛關注后,BBC對外隱瞞了采訪是如何獲取的,大規(guī)模地欺騙了公眾。可以說,這是BBC史上最骯臟的一個污點,將給它的聲譽造成永久創(chuàng)傷。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對因此對專業(yè)媒體徹底失望,因為也正是另外幾家英國專業(yè)媒體的不懈努力,才在25年后將隱情暴露于陽光之下。1996年初,英國《星期日郵報》就曝光了那張偽造的銀行單,《星期日泰晤士報》就發(fā)文質疑了這一采訪,盡管BBC算是“官辦”媒體。這些新聞機構的努力,凸顯出了獨立報道、多元聲音的力量。
上東樓
BBC這位騙訪的記者的確違背了職業(yè)道德,某種程度上成為戴妃悲劇的催化劑。但是哈里王子稱其導致戴妃死亡,也是言過其實。戴妃的悲劇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查爾斯王子的婚外情,以及這件事情帶給當時社會的巨大影響。
哈里王子因為其母親的車禍某種程度上是因為追在后面的媒體車輛導致,一直對媒體十分仇恨,這也許是其與梅根一直跟媒體和王室有摩擦的原因。不過,因為厭惡媒體過度關注而脫離王室,但最終還是要上電視節(jié)目訴說著一切,也是有些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