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論水
《道德經(jīng)》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老子用“水”來形容“道”。本來道是恍惚無形的,而水盡管柔軟流動,但畢竟是有形的,“道無水有,故幾于道”(王弼《老子注》)。陳榮捷指出:“水、牝與嬰兒,是老子用以象征道之最...
-
老子論氣
《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边@構(gòu)成了老子的宇宙生成論,而氣則是其載體和象征。一是道的別名,指混沌未分的原始狀態(tài),可以理解為元氣。一生二,指一派生出陰陽二氣。二生三,二氣和合氤氳,進一步產(chǎn)生出天地萬物和人類。此處的一、二、三都可以理解為氣,《老...
-
老子論智
余英時先生在《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tǒng)》一文中,將《老子》歸入反智論的陣營:“老子講‘無為而無不為’,事實上他的重點卻在‘無不為’,不過托之于‘無為’的外貌而已。故道家的反智論影響及于政治,必須以老子為始作俑者。”余先生舉了好幾個例子說明,老子的反智言論中有很多是直接針對著政治而發(fā)的。比如:“是以圣人之...
-
老子論性
《財富》(中文版)——《史記·老子傳》載:“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边@五千余言《老子》中沒有寫到一個“性”字,亦無當人性用之其它詞語存在,但不等于老子未論過性?;蛟诶献訒r代,人性問題尚未被意識到;中國哲學中對本性論之重視當在戰(zhàn)國中晚期之孟莊時代。牟宗三言:“詩書及左傳明言性之諸文,...
-
動靜相養(yǎng)不折騰
宋明理學中,從政治到人生都離不開老子主靜的學說。老子緣何主靜?這是因為老子生活在大動亂時代,渴望和平:“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老子》第四十五章言“清靜為天下正”,第二十六章言“靜為躁君”,講的皆是戒躁取靜。陳鼓應先生認為,老子主靜無為之論,系承續(xù)《易·無妄》卦無妄動之義而來?!?..
-
道法自然
通行本《老子》二十五章有一段有名的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卑醋置嬉馑?,“道法自然”就是“道效法自然”。三國王弼注云:“法,謂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
-
逝遠而反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形容,有個物體在混混沌沌中生成,于天地未成形之前便已存在。它寂寥空虛,獨立永恒而不改變,循環(huán)往復而無危殆,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的源頭。不知道它的名字...
-
智慧出,有大偽
《財富》(中文版)-- 老子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話,被王蒙稱之為“老子的詛咒”:“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第十八章)這段話一般解釋為:大道被廢棄了,才有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xiàn)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于混亂,才能見...
-
說太極拳
作者:胡泳上篇專欄說到,周敦頤作為北宋理學的重要人物,其哲學體系嘗試會通儒釋道三家,力求透過儒家思想人本的自覺,去體證道家所說的萬物生生不息的自然循環(huán)規(guī)律。這樣,在周敦頤的哲學體系里,人成了主體,這種思想與之前《易傳·系辭》里談到“太極”一詞時,單純指“宇宙天地生成之初的一種現(xiàn)象”,或莊子所謂的“空...
-
說太極拳
作者:胡泳上篇專欄說到,周敦頤作為北宋理學的重要人物,其哲學體系嘗試會通儒釋道三家,力求透過儒家思想人本的自覺,去體證道家所說的萬物生生不息的自然循環(huán)規(guī)律。這樣,在周敦頤的哲學體系里,人成了主體,這種思想與之前《易傳·系辭》里談到“太極”一詞時,單純指“宇宙天地生成之初的一種現(xiàn)象”,或莊子所謂的“空...
時間:
作者:
關鍵詞: